竹子加工厂,造纸厂竹子收购多少一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云南的手工纸以竹纸最多,民间俗称“草纸”,其特点是产量高而价廉,云南大多数造纸的民族都能造竹纸,早在南诏时期云南就懂得利用竹皮《,云南志》卷7记载长傍出“孟滩竹”“,其竹节度三尺,柔细可为索,亦以皮为麻”。但云南竹纸的生产则到晚明时代才见于记载,如明《滇略.产略》说:“纸出大理,蒸竹及皮为之”,即大理地区除构皮纸外,还有竹纸生产。鹤庆的竹纸主要是龙珠一带生产,现在还有100多户人家生产,分布于下登、上登、上营、河东、和头、军营等村庄。其中除军营村的祖先是汉族外(现有军营村也已白族化),其他全是白族村。其原料,计有苦竹及山竹两种。山竹比较细,适于制造火纸、锡箔纸及贡钱纸等,造纸时较费工。苦竹较粗一点,但质量也比较好,适于制造红青梅纸及包裹纸,造纸所用的竹,产于鹤庆马耳山(西山)及东山一带,全部是野生。
龙珠造纸的历史已很久远,当地人说已有十多代人的历史,据当地的施家定(76岁)先生介绍,过去造的纸较小,在他爷爷年轻时(他爷爷年轻时去打过太平军,约1855年),从四川夹江请来了造纸师傅,对当地的造纸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后就能造尺寸大的竹纸了。所以,龙珠白族的造纸技术曾受四川夹江造竹纸技术的影响。
在龙珠期间,我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向正在抄纸的白族纸工们学习,经过两天的考察,我们整理出龙珠的竹纸制造工序如下。
浸泡———加石灰———蒸煮———洗涤———二次蒸煮———加碱———去碱———二次浸泡———舂碓———加药———捞纸———炕干———裁齐 1)浸泡把砍伐来的竹料浸泡在水池中,浸泡时间为春季和夏季30天,冬季40天。
2)加石灰把竹料捆成约30- 40CM的一束,涂上石灰浆,堆放15至20天,进行半熟料堆集发酵。
3)蒸煮竹捆和石灰一起放入木制的蒸煮锅中,加清水,燃火蒸煮,锅中的温度保持100℃左右,约蒸煮8- 9天,使竹料碱化。
4)洗涤蒸煮后从锅中取出竹料,在水池中用清水洗涤,一天内洗完。
5)二次蒸煮竹料洗涤后,第二次装入蒸煮锅中,加清水蒸煮。
6)加碱蒸煮了2- 3天后,把大碱(Na2CO3)加进蒸煮锅中,蒸煮锅上用草覆盖,草上再加一层灰烬,继续蒸煮2- 3天,共6- 7天。
7)去碱蒸煮的工序完成后,除去顶层的灰和草,然后把蒸煮锅底部孔道打开,放出碱水,加清水再放出,反复7- 8次,基本上把碱质除去(80%以上)。
8)二次浸泡加满清水,再浸泡这些除去碱质的原料,加柴燃烧,仅保持锅中温度略高于常温(约40度)就行,使其自然发酵,约15天后取出。
9)舂碓把竹料放进舂碓上,用脚力舂,大约舂一个小时,料舂细为止,若要造的是黄色纸,此时加一点买来的嫩黄(民国时是加入土产的姜黄,可能有杀虫的作用)。
10)调合把制成的纤维料放在捞槽中,用清水调合沙松树根作为纸药,用木棍搅拌均匀,并随时加添新料。
11)捞纸此时用竹帘捞纸,捞纸时双手持竹帘,压紧竹帘的边柱,先左右平移(此处与白棉纸的向内送不同),晃动两次,再平抬起,拆下边柱后,取下纸帘,然后把纸扣在旁边的木凳上。
12)榨压在湿纸上加是木头,先用人力榨,榨至人力无法再紧状态为止,以后再加钢丝铰紧,经过几小时,纸的厚度为原厚的三分之一,即可取出纸。
13)炕干同制白棉纸步骤。 1)竹帘:长0. 6米,宽0. 3米,用约一毫米的细竹丝织成,上涂土漆,以前是自已制造,现在已买自浙江。
2)捞槽:长1. 8米,上宽1. 0米,下宽0. 4米,用木板制成,它与造白棉纸的捞槽完全相同。
3)蒸煮锅:上直径2. 6米,下直径2米,高2. 3米,用一块块的木板围成。
4)脚碓:一边为木头,一边为石头,长约2米。以上白族制造竹纸的工艺与四川夹江制造竹纸的工艺[8 ]比较,竹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加碱方法不同,二次浸泡和冲碓的方法也有区别,说明白族对内地的造纸工艺有一定改进。从基本流程来看,龙珠的造竹纸方法与明代《天工开物》的造竹纸的方法相同,说明这是明代以前中国造纸技术的遗制。
在云南各民族生产的竹纸中,龙珠的竹纸的质量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手工竹纸。其匀细、光洁、柔软皆属上乘。一些龙珠的老纸工告诉我们,过去龙珠生产的竹纸最驰名的是水红纸和红表梅纸。远销西南各省,民国时还作为报纸用纸。现在由于受机制纸的冲击,龙珠的竹纸基本上只用于祭祀用的钱纸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于白族民间写对联的纸,这种纸,应使用胶水(牛皮胶)脱胶一次,晒干后,写字就不阴了。为了使纸张透明,还可以在纸上着蜡,这种纸旧时可用于临摹。有龙珠的村民告诉笔者,在附近山上有一块乾隆年间的墓碑讲到当地的造纸情况,可惜路途难走,笔者末能去考察。
由于龙珠所造出来的竹纸质量好,民国时建水的人和漾濞的人都来龙珠学过造竹纸的方法,而建国时怒江傈僳族曾有20多人来学习,记载所见,丽江的手工纸也受到这一带地区的影响。另外,50年代昆明的云丰造纸厂、大理的洱滨造纸厂以及鹤庆造纸厂建厂时都来请龙珠人去帮助建厂。所以,龙珠白族的造纸业为云南各民族的造纸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据调查,民国时期和建国初,鹤庆还有稻草纸的制造,其制造方法是蒸煮———洗涤———脚碓舂细———抄纸———烤纸———切边。据介绍抄纸的方法与白棉纸很相象,炕干亦完全同于白棉纸,这种纸称为剪草本色纸,但其详细的生产情况目前已不清楚了。稻草纸的坚韧性很差,可能是其被迅速淘汰的原因。
以上鹤庆造纸工艺,据国民政府1940年的调查报告说,200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据我们的调查,民国时期和现在相比竹纸制造工艺没有变化,但白棉纸的工艺则有很小的不同。总的说来,技术是相当稳定的。
20世纪50年代以前,鹤庆的白族还生产朱红纸(一种构皮浆和竹浆混合的纸)、麻壳纸(也是一种构皮纸)和茶票纸(一种尺寸较大的白棉纸)。
根据2020年9月份的市场价格,在600元~800元之间。
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
这一时期的产纸地区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兴起了印书业,这就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
扩展资料:纸的发明、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
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牍的有力的竞争者。
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753bjl.com/csz-qt/8100.html